※ 基层科协→遂溪县科协
关于遂溪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05-09    阅读数:15388

关于遂溪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陈观荣  罗锦屏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以农民为主体,以有致富能力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乡土能人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产业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根据省科协科普部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实际,现将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现状

我县现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12个,其中县级3个、乡镇级4个、村级5 个;会员达2362户。在这些农技协中,因产业和地区不同,形式和规模也各不相同。从形式上分,有技术经济实体型、公司带动型、能人领办型、技术服务型等多种形式;从规模上看,协会拥有会员少则几十户、大到几百户;从专业上看,主要分布在种植业的水稻、花生、甘蔗、蔬菜、花木和养殖业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养殖等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县城周围,尤其是原遂城、附城、城西、洋青和沿海地区。协会领导由乡镇干部或部门干部兼任的有4个、村干部兼任的有2个、其它6个由发起人担任;协会领导机构不够健全,协会领导大多协商产生;协会活动也不够正常,甚至个别自成立以来就没有活动过;协会活动经费没有任何专项拨款,活动经费基本上靠会员会费收入维持,有的协会就根本没有活动经费。同时,也有部分协会因缺乏有效的运作制度,导致发展步伐缓慢,有的已经名存实亡的。同时,产业特色不明显,技术含量不高,由于受自然因素和劳动者素质制约,目前协会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自我发展困难。但总的来说,我县农技协的发展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是比较早的,农技协所属行业和所在地无论是从生产集约化程度、经营市场化程度,还是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以及会员增收的速度,都较其它未办协会的上了一个层次。据不完全统计,会员户普遍较非会员户的收入高出20-30%,为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我县农技协的组织形式多样

     就当前我县农技协组织的作用与功能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企业带动型。如遂溪县蚕业协会,现有会员585户,其中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3户。其特点是企业本身具有雄厚的生产,加工技术,固定的销售市场和经济实力。通过企业提供种子(苗)、生产技术,保护价回收产品,农户自愿与企业签订加盟合同,地方政府负责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服务共建生产基地。目前,该协会在省内蚕业系统中率先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协助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在该县界炮镇西湾村建立2300亩(现已发展到2800亩)产业化生产扶贫基地,以基地为依托,通过引进、选育与推广蚕桑优良品种,为蚕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蚕业发展生产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无偿给蚕区修建机耕路、打井抗旱、水利设施、改建大蚕房,给贫困户赠送化肥、种苗等。实行“订单”农业,与蚕户签订蚕茧生产收购销售合同,在生产经营中实行资金扶持、技术指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与会员形成固定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使企业具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农户有固定的技术支撑、固定的销售渠道和期望的经济收益。从而使市场成为协会的核心,基地成为会员与企业的纽带。带动全县6239户贫困户种桑养蚕,户年增收4832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目的。

2、能人带动型。如理常养猪协会,该会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100名科普带头人陈理常牵头组织起来的,现有会员282户。他白手起家,依靠科技创办理常良种猪场,并以此带动当地和周边群众发展养猪、养鱼、养鸭立体养殖业,走依靠科技共同致富之路,他所在的洋新村110户村民全部走 “猪、沼、鱼、鸭”综合开发模式发展之路,其中年出栏肉猪500头以上93户,全村年出栏肉猪25000多头,总产值超2300万元,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4000元,成为闻名远近的科学养猪致富专业村。

    3、技术支撑型。如甘蔗协会,通过与福建农大、广州甘蔗研究所等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提高我县甘蔗生产的专业技术和会员种植技术水平,为会员实施亩产吨糖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 资源优势推动型。如花卉协会,现有会员60余户,利用我县林业生态资源和区域优势,建立了近万亩的速生丰产林苗圃组培基地和绿化树(花卉)生产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生产基地。外地客商看准这一资源优势主动加盟,本地林农花农也自愿结成合作联盟。

    5、政府引导型。如北运菜协会。当地政府为了挖掘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品位,扩大市场占有。政府通过组织建设专业生产基地,把基地农户组织起来,从而组建协会。

    (二)农技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明显

    随着一些协会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商品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如理常养猪协会由组建初的单一技术服务到技术培训、品种改良、良种繁育、生产资料供应,使该会的会员由当地扩张到周边乡镇并且扩大到廉江等地会员加盟协会。甘蔗协会通过与大华糖业共建专业生产基地,统一提供种子(苗)、技术培训、保护价合同回收产品,使长期困绕企业原料不足和和群众的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产品买卖难等一系列矛盾迎刃而解。花卉协会、蚕业协会等一批农技协为当地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当前我县农技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农技协的作用和地位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并没有真正将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协会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2、协会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一些协会重组建、轻运作,甚至挂个牌、开个会就算完事,而且农技协中真正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也少得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农技协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3、数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 ,既难做大,更难做强。

4现行的社团管理政策条条框框较多,申办手续繁琐,又要交纳各项费款,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不利。

   5、普遍存在资金缺乏,运转困难的状况。

    二、对农技协健康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县农技协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想使我县的农民技协得到较好的发展,发挥较好的作用,我们认为农技协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巩固和发展农技协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技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农技协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对农技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大对农技协组织的扶持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组织保证。
  二是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农技协的正常运行。建议对一些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农技协和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重点扶持。这些扶持包括从优惠政策到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如出台有关农技协的登记管理办法、扶持农技协发展的贷款政策、资金扶持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有一技之长的管理人员到农技协兼职或担任顾问等等。
  三是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行为。

l、明确农技协的管理部门。农技协作为一种群众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政府除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优惠外,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不应过多地干预其具体事务,而将其作为群众团体,委托科协管理较为合适,其它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这项工作。
  2、规范农技协的审批登记制度。目前我县的农技协有县级的、有乡镇级的、也有村级的,鉴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如果成立农技协不管是那一级的都要到民政部门登记显然不现实的。而且缴交3万元的注册资金的就是一道大关卡,这也是造成多数农技协不愿意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对县级以上的农技协要进行民政注册登记,乡镇和村级的农技只要由挂靠或业务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就行了。

3、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农技协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我县的农技协在实施农民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己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要更加注意发挥好他们在这方面的积极作有,各组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指导,使各级农技协真正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成为促进农村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在农村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力量。

(本文作者:陈观荣为湛江市科协常委、遂溪县科协主席,罗锦屏为遂溪县科协秘书长 ) 

 

                                   

相关文章
遂溪县科协联合应急管理局开展人工智能实操培训
遂溪县召开2025年科普工作联席暨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
他们,以服务实效诠释雷锋精神
凝聚人才科技力量 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遂溪县举行农业创新交流会暨遂溪火龙果科技小院人才科技服务工作站授牌仪式
面向未来 科技圆梦 ——遂溪县开展2024年青少年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