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8 日上午,“湛江鸡产业振兴科技服务站” 揭牌仪式暨湛江鸡产业发展专题讲座,在吴川市樟铺镇三浪村的湛江市晋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川分公司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湛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广东海洋大学、吴川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汇聚了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及媒体代表,共同为湛江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吴川科协全程深度参与,为活动顺利开展与产业振兴赋能注入关键力量。
科技服务站揭牌:搭建产业振兴新平台
湛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许进、吴川市科协副主席陈文靖、广东海洋大学杜炳旺教授等嘉宾共同为 “湛江鸡产业振兴科技服务站” 揭牌。

该服务站由湛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立项命名,以湛江市晋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川分公司为生产基地载体,将聚焦湛江鸡品种保护、选育配套、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训,为粤西地区湛江鸡产业提供全链条科技支撑。
此次科技服务站的建立,是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未来,科协将持续联动高校专家与本地企业,把湛江鸡的优质品种资源、先进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户增收、产业增效。
专题讲座干货满满:解码湛江鸡的 “千年底蕴与现代未来”
广东海洋大学二级教授杜炳旺带来了题为《湛江鸡的古往今来与无限前景》的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中国鸡的历史地位、湛江鸡的发展脉络、产业成果、文化赋能及未来前景五大核心板块,为在场听众呈现了一堂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产业课。
讲座中,杜炳旺教授首先追溯了湛江鸡的 “千年历史基因”。他指出,湛江鸡(即怀乡鸡)因历史行政区划关联得名,其品种可追溯至唐代,李德裕、苏东坡等历史名人的诗作中均有雷州半岛鸡文化的记载;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湛江姑娘全红婵夺冠后,其哥哥 “回湛江吃白切鸡” 的话语更让湛江鸡名扬全球。在品种定义上,湛江鸡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的 28 个地方优良品种之一,以 “毛黄、脚黄、皮黄” 三黄特征、林下生态散养模式及 “白切烹饪、原汁原味” 的口感特色,成为两广、港澳地区的知名美味。
产业成果方面,杜教授重点介绍了怀乡鸡(湛江鸡)、粤西卷羽鸡(麒麟鸡)、贵妃鸡三大国家级品种的发展突破。以本次活动举办地 —— 湛江市晋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川分公司为例,其承担的粤西卷羽鸡(麒麟鸡)繁育工作成果显著:该品种是 2023 年通过国家鉴定的新遗传资源,羽毛卷曲似麒麟,古籍《广志》《本草纲目》均有记载,目前企业已掌握其毛囊发育规律与分子鉴定技术,年可生产商品代肉鸡苗 400 万只;此外,公司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完成的 “特色品种粤西卷羽鸡资源挖掘、研究、保护及示范应用” 项目,还荣获 2024 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在文化赋能与未来前景部分,杜教授提出 “科技 + 文化” 双轮驱动理念。他介绍,近年来团队通过编撰《中国怀乡鸡 - 历史文化与科学》专著、组织鸡文化采风创作活动、举办全国性产业与文化融合会议等方式,为湛江鸡注入文化内涵;未来,依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品种资源及科技服务站平台,湛江鸡产业有望打造百亿产值,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上午 12 时 30 分,活动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此次 “湛江鸡产业振兴科技服务站” 的成立与专题讲座的举办,不仅明确了湛江鸡产业 “科技赋能、文化铸魂” 的发展方向,更搭建了 “高校 + 协会 + 企业 + 农户” 的协同发展平台。
吴川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湛江鸡等特色产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入更多专家资源开展技术指导,助力吴川市打造 “湛江鸡产业强市”,为乡村振兴贡献科协力量。正如杜炳旺教授在讲座尾声所言:“有科技的翅膀,有文化的赋能,湛江鸡产业必将飞得更高、更远!”